青海湖:融入那片碧蓝

鱼福昌

文章字数:1817 文章浏览数:
  青海湖像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,嵌入我孩提时代的脑海,以至在岁月的长河里,仍不时地闪现着她扑朔迷离的影子,向我发出一次次的召唤。2022年国庆假期,我们走进那久慕的青海湖。
  到达兰州的那天晚上,稠密的雨点落了起来,直到次日清晨我们出发时,雨还在下着,没有一点停下来的意思。我想,也许只能雨中观青海湖了。可是当我们快到西宁时,似乎只一会的工夫就“雨住云开日丽天了”。
  雨后初晴的高原,在秋日阳光的梳理下显得格外纯净和豪迈。放眼望去那丘陵似的草原,满山满坡都被黄色点染。这黄色不是一片片的、分割的、残缺的,而是没有隔断、没有界限的,是一望无际没有瑕疵的黄,是绒毡般厚实均匀的黄,是那种庄重淡雅的黄。就连河谷里挺拔的树木和茂密的草丛以及收割后的田地,也被这黄色所浸染。天又是那样湛蓝,蓝得透明,蓝得发亮,蓝得纯洁,诱人无比。而天空中被风扯散的云絮,在阳光下发着洁白的亮光,皎洁明快,优雅清闲。青藏公路则像长天降到高原的飘带,在苍茫的高原中划出一条通天的衢道,引领着我们向前向上……
  在不知不觉中,车子一会就抵达日月山前。这里是青海农牧业的分界区,翻过日月山就是牧区,也是历史上唐蕃古道的关口。透过车窗一眼就能看到“唐蕃古道”几个大字,文成公主的汉白玉雕像坐落在稍远处的日月山前,她身着一袭长裙,手捂铜镜,目光远眺,面容安详,给人以慈善温静之美。相传这位美丽的大唐公主,以柔弱的身躯肩负起和亲的使命,携带着大唐王朝的繁荣与文明,长途跋涉来到这段高原,掩不住对家乡的思念,就站在这座山的顶端,拿出青铜宝镜朝着故乡的方向看,思乡之情难以割舍。但为了完成和亲使命,毅然将那面可以看见亲人的宝镜摔在此地,破后成为两半,就成了今天的日山和月山。为了坚定和亲的决心,她也在此换掉唐装穿上藏袍,走上了一条没有回头的和亲之路。据说,她思乡的泪滴在这里变成了一条河,但又不想让亲人看到,就祈求上天让河水倒流,至今倒淌河的河水往西边流去。传说虽然难以考证,但文成公主至今被藏族群众供奉为菩萨,世世代代朝拜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  过了日月山,便进入了一片平缓开阔的地带。一望无际的青藏公路向天的尽头延伸着,急驰的车窗外,闪过的是那连绵的泛着黄色的草地和吃着草儿沐着阳光的牛羊,还有那远方的皑皑雪山。牛羊不时地跑到公路来,迈着悠闲的步子,任你喇叭再鸣,它们也毫不在乎,似乎在告诉你,我才是这儿的“主人”。突然间,隐隐约约地见到一线蓝色的影子,在云际之间似有非有,渐渐变得越来越宽越来越亮,像一块硕大的蓝宝石镶嵌在宁静、辽阔的天地之间,如此安谧,如此深邃,如此熠熠生辉。
  青海湖,这位风姿绰约的女子,终于闪亮出场了,而这展开帷幕的场面又是如此宏大。从路下那片草地望去,一张辽阔舒展的黄色毡毯,一抹苍茫巍峨的山影,一片如同洁白的哈达随山势的起伏而舞动的积雪,由近及远,由低向高,错落有致地分布着;大块大块的云朵便从积雪覆盖的山脊上奔涌升腾,由浓到淡,由片到绺,写意般地点缀着碧空;而君临其上的太阳,尽情地挥洒着它的光辉,使眼前的景物镀上了一道耀眼的光晕。明亮碧蓝的湖面便在这浩浩碧空的映衬下渐渐打开。随着湖泊越来越近,湖面也越来越宽,那碧蓝也变得越发纯净、宽畅和高雅。高原的清风悠长,大地广袤,草黄山黛,云白天蓝,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这片蔚蓝伴舞,为此而精心准备的。
  下了车,向青海湖一步步走去。随着水面的临近,那心情也放飞起来,如长风一样流畅爽朗。站在岸边极目远眺,但见湖水浩浩缥缈,坦荡澄澈,像是一位睡美人。于是,我又禁不住地奔下堤岸,越过沙滩,走向她的身旁——听她追逐礁石的喃喃细语,嗅她散发着高原青草气息的淡淡咸味,而更使我倾心的还是她那无与伦比的蔚蓝!
  蔚蓝的天空,碧蓝的湖水,海天一色,两皆茫茫,你很难分出是湖水映蓝了天,还是天映蓝了湖水。目光所及处皆是无边无际的碧蓝,由远及近,由浅而深,纯净、纯粹、简洁,没有丝毫的遮掩,没有刻意的张扬。
  融入这片碧蓝,世间的欲念、惶惑、纷争、喧嚣、浮华、浮躁、兴衰、哀荣……个人的希冀、追求、爱恨、悲苦、得失、怨艾、落寞、迷惘……都渐渐地收缩,缩成意识的一丝,细极狭极的线丝,裂成了无数不相连续的黑点,黑点渐次地隐翳、包容在蔚蓝之深远中,心儿像是在这碧蓝的湖水中过滤一般,变得那样澄澈、明静、开阔。
  青海湖的美是博大、静谧和神秘的。站在浩浩淼淼的碧蓝湖边,一种空旷、悠远的情愫像电流一样袭遍全身。感谢你为我洗去心灵的浮尘,我期待着再一次回到这里,与你细叙心怀。